馬上又要到大寒節氣了,2021年的大寒是什么時候呢?大寒節氣到了大家又該如何養生呢?
2021年大寒是什么時候?
2021年大寒是公歷1月20日。
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之一,并且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最后一個節氣,太陽黃經達到300°,于每年公歷的1月20日-21日左右交節。大寒和小寒一樣,都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,其和小寒是一年當中最冷的時節。大寒過后就是立春,在大寒至立春這段時間,很多地方會舉行像尾牙祭、祭灶、除塵等習俗。
大寒養生吃什么好?
八寶糯米飯
自古就有大寒小寒吃糯米的傳統習俗,不僅是因為糯米屬于溫性食物,有御寒滋補的功效,而且糯米飯寓意溫暖,從年頭到年尾"暖笠笠",更是有吉祥之意。
雞湯
到了寒冬季節,南京人的日常飲食多了燉湯和羹。大寒已是農歷四九前后,傳統的一九一只雞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,南京人選擇的多為老母雞,或單燉、或添加參須、枸杞、黑木耳等合燉,寒冬里喝雞湯真是一種享受。熬制雞湯時應該選用砂鍋,先開大火燒煮10分鐘,后調小火慢燉。
八寶粥
古時在北方,大寒天氣雖寒冷,但因已近春天,人們便開始忙著除舊飾新,腌制年肴,準備年貨,迎接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—春節。大寒這天,還會制做傳統的八寶粥食材,用黃米、白米、江米、小米、菱角米、栗子、紅豇豆、去皮棗泥等,合水煮熟,外用染紅桃仁、杏仁、瓜子、花生、榛穰、松子及白糖、紅糖、瑣瑣葡萄,以作點染。
年糕
吃“消寒糕”的習俗在北京由來已久。“消寒糕”是年糕的一種,不但因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,食用后全身感覺暖和,有溫散風寒、潤肺健脾胃的功效,而且老百姓選擇在“大寒”這天吃年糕,還有“年高”之意,帶著吉祥如意、年年平安、步步高升的好彩頭。所以老北京的習俗中大寒這天,一家人分吃年糕,既帶著吉祥味,也能驅散身上寒意,所以稱為“消寒糕”。
大寒節氣飲食要點
多吃蔬菜
大寒養生的基本原則應以“藏熱量”為主,植物的根莖是溫藏能量的倉庫,多吃根莖類的蔬菜,如芋頭、山藥、土豆、南瓜等,它們所具有的豐富的淀粉及多種維生素、礦物質,可快速提升人體的抗寒能力。而其中,潤肺健脾的蘿卜,就是大寒最佳的養生食材。體熱的人可以生吃它們,美味涼菜開胃爽口。
吃點酸性食物
在大寒節氣中,心肌梗塞、腦卒中的發病率均達到全年較高水平。此外,一些血管彈性較差的高血壓患者,在大寒時節一天之內的血壓波動往往會增大,而很多患有老慢支的病人也容易在此時節舊疾復發。這就更提示我們要在日常習慣中多加注意養護血管。適當吃酸性食物卻很有益處,尤其大寒前后是心血管病的高發期,而酸性食物比如醋能軟化血管,預防心血管病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