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孩小孩你別饞,過了臘八就是年”。臘八,意味著春節序幕已經拉開,年味兒一天比一天濃了。臘八節除了喝臘八粥,還有哪些傳統食物呢?
臘八節傳統食物
臘八粥
臘八節的時候最著名的食物就是臘八粥了,因為味道可口,在冬日的寒冷季節里面就變的很特殊了,臘八粥幫助身體補充營養,帶來暖氣。八寶粥的原料也是用大米或糯米(主料),添加小米、綠豆、紅小豆、核桃仁、花生、小棗、山藥、蓮子等,含有豐富的蛋白質、賴氨酸、脂肪酸以及各種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。
臘八蒜
臘八蒜就是在陰歷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制蒜,是北方,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。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兒。
泡臘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北方,尤其是華北地區的傳統小吃,是臘八節節日食俗。在陰歷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制蒜。其實材料非常簡單,就是醋和大蒜瓣兒。做法也是極其簡單,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,瓶子之類的容器里面,然后倒入醋,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。慢慢地,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,最后會變得通體碧綠的,如同翡翠碧玉。中國北方一到臘月初八,過年的氣氛一天賽過一天,華北大部分地區在臘月初八這天有用醋泡蒜的習俗,叫臘八蒜。
臘八豆
臘八豆就是一種豆制品,在湖南本地好時候很有名的,而且是作為一種腌制品來進行吃的。其成品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,且異常鮮美,因而很受人們的喜愛。
麥仁飯
西寧臘八節并不喝粥,而是吃麥仁飯。臘月初七晚上將新碾的麥仁,與牛羊肉同煮,加上青鹽、姜皮、花椒、草果、苗香等佐料,經一夜文火煮熬。青海傳說中說,農歷十二月八日是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,成道前有牧羊女獻乳糜,用香谷及果實造粥供佛,那粥就是麥仁粥,成了后來青海的“臘八粥”。后人根據這種做法,在青海人的飲食里造了這味飲食。也開始在餐館里流行。
吃冰
臘八節的時候也是很多地方開始下雪的時候,為了來年過得更好,很多人會選擇吃一點冰,也是代表清除一年的霉運。臘八前一天,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,等到臘八節就脫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塊。據說這天的冰很神奇,吃了它在以后的一年里都不會肚子疼。
粘火勺
俗話說臘八天里太冷了,會凍掉下巴,因此要吃一些粘性大的食品把下巴粘住。粘火勺就是一項北方傳統的臘八節食物,臘八這天一次烙上數百個,烙好后,放倉房大缸中以雪凍之,食用時,取出放鍋中餾一下即可。
臘八飯
臘八飯也是很常見的食物,一般是糯米飯制成的,而且里面含有很多的營養元素,豐富多樣。煮飯時,先煮臘肉,再放入海帶、花生米,略煮后再放入米、豆腐干、白蘿卜、白菜梗及調料,使其成熟一致。此飯配料豐富,味道鮮香,富有營養。
臘八豆腐
“臘八豆腐”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,到了這一天,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,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“臘八豆腐”。它既可以單獨吃,也可與肉類同炒、同燉。假如在曬制時加入蝦米等配料,做出來的臘八豆腐更是鮮美無比。招待貴賓時,黟縣人還將其雕刻成動物、花卉,澆上麻油,拌上蔥姜蒜等佐料,配成冷盤,成為酒宴佳肴。
臘八面
主食是不會少的,和上海的辣肉面是差不多的做法,臘八面也是選用肉糜和其他的蔬菜作為面條上面的澆頭,也是很美味的。人們將豆類與菜系相結合,用核桃仁、芝麻、花生米、蓮子、青菜、菠菜、黃花、木耳等同面條同煮,調成湯面,營養豐富,十分好吃。
煮五豆
另外,有些地方過臘八煮粥,不稱“臘八粥”,而叫做煮“五豆”,有的在臘八當天煮,有的在臘月初五就煮了,還要用面捏些“雀兒頭”,和米、豆(五種豆子)同煮。據說,臘八人們吃了“雀兒頭”,麻雀頭痛,來年不危害莊稼。煮的這種“五豆”,除了自食,也贈親鄰。每天吃飯時弄熱搭配食用,一直吃到臘月二十三,象征連年有余。